红色的车厢映衬着乘客的喜悦,墙上罗列着一幅幅成都美景与脍炙人口的历史文化故事……昨日上午9:00,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各车站正式开门迎客。首发列车“空港双流号”主题列车,从双流西站载着第一批乘客缓缓驶出,往成都医学院方向驶去。在色彩缤纷的主题列车内,乘客们都显得十分兴奋:出行变得更方便了!
随着3号线二、三期的开通,地铁运营里程再次拉长,达到225公里。
从最初的1号线,到近两年来多条线路密集开通,成都轨道交通线网结构进一步完善。绿色、共享的地铁出行,回应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都积极建设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和慢行系统无缝对接、融合发展的市域绿色公共交通体系,一条条地铁线路,载着市民的获得感,一路向前。
乘客开心
“游玩不再挤公交,安逸”
“上班一路直达,不再担心迟到”
5岁的小强几乎是首班车上年龄最小的体验者,他最喜欢的,是“熊猫主题列车”上竹子形状的扶手。昨天一早,小强便和爷爷一起从太平园地铁站出发,前往三环外的成都植物园。小强的爷爷告诉记者,过去要想带孙子去趟成都植物园,需要先乘地铁到军区总医院站,然后再换乘650路。“650路太挤了。现在一趟就能到,简直太安逸了。”
同样经历过650路拥挤的小刘,昨日也兴奋地来体验了一把。住在钟楼站附近的小刘以前到位于春熙路的公司上班,“要先从钟楼到军区总医院地铁站,我一般预留30分钟时间,然后再坐20多分钟的地铁到春熙路。”如今,三号线二、三期开通后,小刘能一路直达春熙路。下车后,他在朋友圈留言感叹到:上班,终于不担心迟到了。
除了让沿线市民享受到更多福利,记者注意到,市中心的春熙路与龙桥路站附近的时代奥特莱斯,被3号线连接了起来。现在,成都市民可以在一天内快速到达颇受欢迎的两个购物地点。来自西安的李红刚抵达成都不久。昨天,她还打算乘坐大巴车前往时代奥特莱斯,“没想到能赶上首发,突然解锁了新的出行方式,实在是太意外了。”
以人为本
提升运力缩短间隔
只为让乘客减少候车时间
三类不同风格的主题列车,在昨日齐齐上线,成为展示天府文化、弘扬城市精神的一道靓丽移动风景线。
升级版的“熊猫主题列车”,延续了“盼达号”主题列车大熊猫的憨萌形象,以绿色作为基调;
“空港双流号”仿佛是一架正在航行的班机:展板以飞机窗口为灵感,贯穿整个列车;而作为向成都轨道交通建设者致敬的主题列车,“建设者之歌”主题列车头尾两节车厢地面铺设轨道画面,建设者卡通形象“小铁匠”贯穿列车。
试运营初期运营时间为 06:00-22:50。记者了解到,为有效减少乘客候车时间并提升线网运力,3号线二、三期开通后,高峰时段3号线全线最小间隔将从3分30秒缩短至3分10秒,高峰上线列车将由原来的20列增加至49列,运力提升约152%,保障双流及新都市民的便捷出行。成都轨道集团副董事长朱俊平向记者透露,为应对3号线二、三期开通后的高峰客流,春熙路站已于今年国庆节前增设了6部电梯,进一步提高该站疏散客流的速度。
一路向前
运营里程拉长至225公里
绿色公共交通体系践行新发展理念
作为连接双流东升新城组团、城市核心组团和新(新都)青(青白江)新城组团的轨道交通线网骨干线,3号线二、三期工程开通后,成都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将进一步完善,外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轨道联系将更加紧密,同时带动沿线经济、文化、教育等产业发展,增强双流区、新都区经济发展动力,高效推动“一心两翼一区三轴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为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从最初的1号线,到近两年来多条线路密集开通。2017年6月2日,地铁4号线二期开通,温江迎来第一条地铁;2017年9月6日,成都地铁首条机场线10号线一期开通,“航空+地铁”无缝换乘得以实现。2017年12月6日,成都地铁的第一条环线7号线正式开通迎客,标志成都地铁线路正式成网,为换乘提供更多可能;2018年3月18日,1号线三期开通,深入天府新区“腹地”。昨日,成都又迎来了连接双流、新都两个新城组团的3号线二三期,运营里程再次拉长,达到225公里。轨道交通线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外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轨道联系更加紧密。
践行新发展理念,生活方式绿色化是重要的一环,轨道交通则是绿色出行的重要支撑。成都积极建设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和慢行系统无缝对接、融合发展的市域绿色公共交通体系,一条条地铁线路,载着市民的获得感,一路向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黄伊舲 记者 尹沁彤 邹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