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布局BUSINESS LAYOUT

发力 为成都制造业版图增添更多“轨道元素”

发布时间:2022-11-16

在焊花四溅的生产车间,一个个部件由零及整,最后组装成一列列完整的轨道交通列车,让“成都车,成都造”的理想成为现实图景。

在功能完备的轨道装备智慧工厂,“身体抱恙”的轨道交通列车在专业技术设备和人员的“望闻问切”下,恢复健康,重新上岗,“1+N”轨道交通智能维保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这是成都轨道集团的产业拼图,也是成都制造业版图中的重要一块。

作为成都市明确的22个重点产业链之一,轨道交通产业已逐步形成集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态势,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00余家,轨道交通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成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已纳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在日前召开的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成都旗帜鲜明地提出,坚定实施制造强市战略,锚定制造强市目标,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前进的号角再次吹响,奋斗的目标愈加清晰。成都轨道集团将充分发挥国企示范引领作用,从搭建平台促发展、提升配套聚资源、投资布局拓链条、链主培育提能级等方面,努力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全面助力成都轨道交通产业聚势拓能。

一条聚焦“强主体”的产业发展链

本次大会提出,聚焦“强主体”,引优育强促进产业夯基固本,增强链主企业竞争力和带动力。

稳链强链,国企的示范带动作用非常重要。早在2017年,成都轨道集团率先在全国轨道交通企业中设立专职机构,建立与市级部门、产业功能区的产业协作机制。2018年成立成都轨道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产业项目招引促建、产业链配套本地化、促进本地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全力促进本地交通产业协同发展。

市场有优势,国企促招引,企业则“用脚投票”,中车四方、中车长客,到时代电气、交控科技、众合科技等3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纷纷落户成都,推动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信号等产业链重点配套环节快速补齐,使成都成为国内轨道交通产业链条最齐备城市之一。

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市144家轨道交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4.3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22.5亿元,同比增长12.5%。成都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由从2017年的1099亿元增至2021年的1954.47亿元,年均增速近15%。

在产业建圈强链“链长制”的统筹推动下,成都轨道集团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助推城市产业发展担当作用,推动提升本地“链主企业”行业话语权和产业带动力,打开了“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链发展”的良好格局,硕果不断——

全面深化成都市与中车集团战略合作成果,实现了696列/4622辆城轨车辆的本地化生产和应用。目前,成都已具备地铁、有轨电车、市域列车、动车组等整车制造能力和全谱系轨道交通车辆维保能力,整车年产能突破1500辆,轨道交通车辆本地配套率已提升至50%。

“未来,随着成都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的逐步推进,成都轨道集团将持续提升对本地配套率、经济贡献度的引导带动作用,成都轨道交通装备本地化配套率将进一步提高,预计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中的216列/1392辆城轨车辆将全部实现本地化生产,轨道交通车辆本地化配套率将提升至60%以上。”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到。

一张聚焦“强配套”的产业布局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都市圈建设……多机遇叠加,带来了更多“发展东风”。

风劲行急,布局不止。成都轨道集团全力推动城市新发展形势下轨道交通产业细分领域研究,编制发布《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等系列产业研究成果,绘制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谱系。

与此同时,从行业研究到项目落地,成都轨道集团瞄准“高端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智能运维”等产业重点领域,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一批高能级产业项目投资布局落地见效——

2020年8月,与中车四方、中车长客合资建设的轨道装备智慧工厂,率先在西部地区形成城轨A型电客车批量架大修能力,目前已具备了250辆/年的地铁车辆架修能力,同时加快推进“整车+转向架+部件”核心业务布局,全面开启迈向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智慧检修综合服务商的新篇章。

2021年1月,与行业知名企业朗锐东洋合资组建合资公司,填补了西部轨道交通车辆齿轮传动系统业务空白。截至今年6月,已完成1000余套轨道交通车辆齿轮箱传动系统检修,有效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中长期车辆齿轮传动系统本地造修需求。

2021年12月,与行业头部企业交控科技合资设立区域总部,建设西南研发中心,促进国产化、全自主的下一代智能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产业落地。

今年6月,与电梯头部企业康力电梯组建合资公司,打造专业化电(扶)梯维保基地,补强西部轨道交通电(扶)梯智能运维产业能力。

今年8月,成立成都轨道新兴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通过组建泛轨道交通产业市场化母基金及其子基金,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形成“产融双驱”新动能……

围绕建设制造强市的战略新部署,下一步发展谋划也已愈加清晰——持续围绕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需求,按照“纵向延链、横向拓展、协同融合”的发展思路,聚焦产业链具增长性的未来赛道,促进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关键部件制造能力的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落地成都,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维保产业链聚合能力,加快推进成都轨道交通优质资源要素区域性聚集。

一个聚焦“强创新”的产业生态圈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聚力智慧城轨创新技术应用和发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是成都轨道集团一直全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

依托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共同组建的“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平台——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围绕“自主可控、绿色低碳、智能智慧、创新引领”等研究方向,成功培育孵化了全球首台/套地铁线路巡检机器人、弓网在线监测装置、接触网悬挂状态智能巡检系统等20多项成都“智”造新技术,获得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2项,4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既是创新平台,也是成果孵化器——着眼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成都轨道集团于2020年10月编制并发布了《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及行动计划》,描绘出行动路径图。

在《纲要》的指引下,2021年年初,该集团与中车成都公司共同打造的具备本地化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开放式“2025智慧型全自动行车试验平台”,全面融合5G、大数据、AI、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创造了“国内首个基于云技术的新一代综合监控研究测试平台”等6项“国内首个”。基于此平台研制的全国首列基于5G车车通信全自动驾驶的140—160km/h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于2021年1月正式下线,为构建打造成渝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提供了创新绿色交通载体,大幅提升“成都车、成都研、成都造、成都配套”品牌溢出力和行业领跑力。

以市委市政府最新部署为指引,成都轨道集团将锚定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全面建成“1+N”轨道交通智能维保体系,构建“1个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2个高能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产业转化及维保基地”的发展格局,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建圈强链”以及制造强市建设贡献更多轨道力量。

最新动态